欢迎光临苍溪县特色农产品信息网
苍溪县特色农产品信息网
扶贫动态
扶贫共担 发展共赢
2019-10-22  来源:泸州市扶贫开发局  作者:  收藏本页

近年来,泸州社会扶贫好戏连台。

古蔺县龙山镇向田村地处高寒地带,该村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3以上,是典型的贫困村。

近两年,村里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多了,钱包鼓了,环境好了,村民觉得更有奔头了。这个变化源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对向田村的定向帮扶。为此,《人民日报》以《泸州老窖修路助学扶持产业定向扶贫 向田村地处深山有“远亲”》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去年初,人民网2017年度CSR评选活动在人民日报社举办,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多维度投身公益事业,荣获了第十二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扶贫奖项。

针对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和村民创收增收难题,泸州老窖集团捐资80万元建设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扶贫制衣车间,就业村民月薪可达2000余元;捐资15万元,在回洞桥村建设温氏养猪场,助力村集体增收,让该村去年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今年3日2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为此到回洞桥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了解“扶贫车间”建设等情况。

对尧坝文旅扶贫产业项目“易地扶贫搬迁+文旅扶贫”模式,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副主任葛敏给予赞赏和肯定,指出该模式带动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近就业、创业,变“输血”为“造血”,是精准扶贫的有益尝试和有效探索,值得推广学习。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将社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抓手,定准目标任务,锁准攻坚责任,精准扶贫举措,汇集强大攻坚合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强社会扶贫支撑。

公式构建企县扶贫责任共同体

地处乌蒙山片区的叙永县是“国贫县”,针对叙永县优质生态自然资源缺乏整合规划、产业发展缺龙头、产业联动缺协作、产业集聚缺引导、加工贸易缺品牌、现代服务缺平台、技能提升缺培训、就业创业缺门路的现状,作为泸州国企代表,泸州老窖集团将其未来发展与扶贫事业有机融合,与市政府、叙永县政府推出了产业扶贫计划。

作为全国知名国企,如何助力精准扶贫?如何由“义务献血”“任务输血”变为“产业造血”?泸州老窖集团进行了探索。

泸州老窖集团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组,把扶贫帮扶工作纳入集团公司发展总体布局,绘制以多个帮扶项目为支撑的扶贫帮扶工作蓝图;出资2.7亿元与叙永县共同建立产业扶贫公司,构建酒业、食品、文旅板块等大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泸州老窖集团将在酒业传统优势基础上布局大食品板块,与贫困地区的传统农业结合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与此同时,泸州老窖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与叙永县优越的生态资源相结合,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叙永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泸州老窖集团发展壮大的多赢格局。

产业扶贫是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承接乌蒙山片区贫困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帮扶任务的同时,泸州老窖集团发挥大集团大企业的资本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探索“引进来、走出去、就地建”新模式,帮助贫困地区夯实产业基础,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由于泸州老窖集团是泸州的龙头企业,其借助企业优势,发挥泸州老窖的资本和品牌影响力,实施以商招商,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泸州老窖集团将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增量部分和新注册企业落户叙永县,为叙永县增强财政“造血”功能。截至今年2月,泸州老窖集团为叙永县引进74家企业,62家企业注册资本49.6亿元,12家合伙企业认缴出资约73.6亿元,入驻叙永企业缴纳税金1.38亿元。

泸州老窖集团创新采用“飞地扶贫”模式,在产业配套条件成熟的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建设产业扶贫创新示范园,占地450亩,总投资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建设数字化酿造车间、智能化酒库、自动化立体仓库、科研中试基地、智能装备研制基地、丢糟资源化利用车间以及能源附属配套设施,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6亿元,利税18亿元,新增100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跳出叙永发展产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同时将进入创新示范园的企业落户叙永县,增强脱贫攻坚财力,实现了“嫁接”发展、多方共赢。

近年来,我市组织泸州老窖集团、泸州老窖股份、兴泸集团、泸州文旅投等市属国企分别与叙永、古蔺、合江三个贫困县建立长期帮扶关系,将助力贫困县脱贫纳入企业发展总体布局,通过构建企县扶贫责任共同体,建立了扶贫共担、发展共赢的工作机制,实施帮扶项目14个,投资融资23.91亿元。

公式“企县对接”打造“易地扶贫搬迁+文旅扶贫”模式

2016年9月,按照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刚刚成立的泸州文旅集团接过了建设尧坝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示范点的任务。

如何确保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如何依托国家4A级景区尧坝古镇做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

我市宣传、文化、扶贫等部门多次调研,在听取专家团队的意见和结合尧坝镇实际情况后,“扶贫+文化+旅游”的易地扶贫搬迁理念敲定,泸州市首个文旅扶贫产业项目正式开建。

整个项目规划面积63.5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包括民俗文化体验组团、百家姓文化创意组团、华夏微电影组团、湿地花海组团和游乐体验组团。

该项目已建成面积217亩,建筑面积6.39万平方米。其中,安置房101套(易地扶贫安置户64户)面积约0.65万平方米,商业、文化等文旅配套面积约3.8万平方米,基础配套设施约1.94万平方米。文旅扶贫产业项目直接引进商户100余家经营。

尧坝古镇历史悠久,始于北宋,兴于明清,是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有“川黔走廊”“茶盐古道”之称;该古镇汇集了川、黔两省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西部川黔古镇文化,是享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清华大学古建筑专家陈志华誉之为“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古镇内有王朝闻故居、凌子风影视陈列馆、东岳庙、油纸伞铺、大鸿米店、晓云轩、周公馆等景点。

尧坝驿今年春节有多火?2月4日(除夕)22:00—2月5日(正月初一)22:00,高速公路尧坝收费站入口车流量超过7570辆,出口车流量超过10000辆。

即便交警部门及时发布了路况信息,春节长假期间,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地前往尧坝驿这个“网红景点”打卡。游客们漫步在川南独有的檐廊、翘头挑梁、大瓦面和舒展均衡的穿枋里,在“士兵”巡逻的整齐步伐中、戏台上泸州河川剧悠扬婉转的高腔声中、身着传统服饰抬着花轿的迎亲队伍的欢快唢呐声中,品特色泸州小吃、逛彩灯大庙会,体验了一把穿越时空,过了一个吉祥喜庆的新年。

去年9月27日,以古驿道、古驿站为依托,以西南丝绸之路文化为轴线的尧坝驿一期项目正式开街迎客,游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今年春节假期,尧坝驿的热度依然不减。据泸州文旅集团不完全统计,春节长假期间,尧坝驿共接待游客22.4万人次。

在尧坝驿大街后,有一排排小别墅似的川南风格民居,名为“幸福苑”。不少游客最初以为是民宿,细问才知,这些建筑的261名住户都是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

自从2017年11月搬进了“幸福苑”,66岁的喻利银逢人就夸这个小区名字取得好,连带自家好事多多。喻利银以前住在尧坝镇仙顶村山上的土墙老屋里,为了照顾患病妻子,没有外出务工,只靠种地为生,下山赶集走路来回要3个多小时。从山上的烂草房搬进新楼房,周围卫生环境也好,喻利银住得舒心不说,还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当上了尧坝驿的保安,每天穿上古代捕快服巡逻,经常被游客拉着合影。

“我每个月领的工资,已经足够日常生活了。”喻利银很满意现在的工作。

喻利银的幸福故事并非个例。为了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合江县将集中安置户组成了新的社区,易地扶贫搬迁户在尧坝驿文旅扶贫综合体从事保安、保洁、服务工作,获得固定收入,同时也可以自己发展与旅游结合的特色产业,发家致富。

“安置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54人,有劳动能力者114人。镇政府与尧坝古镇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签订协议,公司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只要村民愿意,就近就业不是问题。”尧坝镇副镇长曾红说。

公式295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273个贫困村

“赖总帮我们修了水泥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进出都方便了。”近日,泸县云龙镇朱梅滩村主任助理杨大军说道。

杨大军所说的“赖总”是泸州鑫福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大军,该公司向贫困村朱梅滩村捐资80万元,用于硬化村级主路(长1.8公里、宽5米),方便群众出行。在道路建设中,赖大军还全程参与,丈量了需硬化道路的长度,参与了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还到现场检测工程质量,确保为村民修建一条“放心路”。水泥路建成后,村民从此不再为“雨天一身泥,晴天全身灰”发愁。

一年来,泸县利用县慈善总会、县红十字会、县扶贫基金会、各地商会和社会自然人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扶贫募捐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引导慈善组织扶贫募捐,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及有关规定,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利用“四川爱心扶贫网”,拓宽扶贫范围,增强社会合力,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拓展扶贫公益活动平台,打造泸县扶贫的亮点和品牌,引导并服务爱心人士与贫困户结对帮扶;鼓励企业接纳贫困人员就业激励机制,调动企业落实就业扶贫措施的积极性;配合市上实施“百企联百村”社会扶贫项目。

近年来,我市在民营企业中开展“百企联百村”行动,组织295家民营企业(商会)结对帮扶273个贫困村,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61亿元,帮扶群众5.4万人。

这些民营企业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帮扶思路,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贫困村情、产业基础、致贫原因,再对症下药,谋划结对帮扶计划。如佳乐集团加强所联系的泸县云锦镇冯石村的基础设施建设,1年就投入资金72万余元,修建村级公路5公里、饮水井50口,改造了10户贫困户的危房。对此,冯石村党支部书记周书刚说:“企业帮扶改善了村上生产、生活环境,为冯石村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少民营企业改变过去直接的捐款捐物方式,采取“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办法,把贫困农户“扶上马,送一程”。参与扶贫的企业、商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增强贫困户的就业技能,帮助所联系贫困村解决贫困人口就业,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热点排行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 © 苍溪县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中心
苍溪县紫云工业园区猕都大道
电话:0839-5266619
蜀ICP备19021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