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返乡创业的政策宣传和发展支持力度,返乡创业、脱贫致富成为在外务工人士的心愿更是石灶乡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谢云华最迫切的愿望。华翔,一个带所有者属性和寓意美好期待的名字,是谢云华两年来辛苦耕耘的成果,而年出栏20万余只土鸡的华翔土鸡养殖合作社,也让谢云华成为石灶乡以及邻近乡镇返乡巾帼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和领路人。
投资不盲目,立项求精准
2015年3月,谢云华回到故乡。她花了半年时间去考察到底做什么。她先后到成都、绵阳、广元等地,在养殖和种植方面作了比对之后,她选择了见效比较快、风险比较低的养殖业。为了选择效益高、见效快的养殖项目,她又先后到绵阳三台、合肥、达州、巴中、成都、西安等地考察。根据对成本、养殖技术、市场行情的粗略判断以及对鸡苗的观察、销售渠道的了解、肉质的品尝,她选择了来自广西的跑山鸡作为今后的创业发展方向。交了一万多元的学费后,她从最基层学起,当了一个多月的虔诚学生。她当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广元苍溪境内鲜有跑山鸡规模养殖的情况后,她信心百倍,一心想学好技术,早日实现创业梦。
投入不吝啬,技术产效益
2015年10月,她的梯田式基地大棚在山梁义地包上正式动工,一次性建成存栏达3000只鸡苗的大棚5个,平均每个棚建设资金达5万元。为了能真正将产业做好,解决好吃住问题,她投资了10万余元在养殖场内的高地上修建了厨房、卧室和仓库等生产用房。2016年2月底,从广西空运回来的鸡苗顺利抵达养鸡场,才出壳10天左右的5000只娇滴滴的小鸡苗,成为了谢云华家的第一批手中宝。利用在广西学到的技术,谢云华开始对鸡苗的脱温养殖,每个鸡棚内配置了两个火炉,24小时的不断火能保证棚里的恒温,定期打疫苗,每天待在鸡棚查看进食量饮水量和排便情况,脱温30天之后,5000余只鸡苗成活率达98%,让初次尝到成功滋味的谢云华喜出望外更是信心百倍。
买回的鸡苗成本价7-8元/只,通过谢云华养殖技术脱温后卖出的鸡苗13元/只。出栏的成品鸡需要饲养120天,每只鸡平均需要16-17斤饲料,根据市场行情决定销售价格,从10元--17元/斤不等,利润比卖脱温苗高,可以达到30-45元/只,市场价过低,不予销售,“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批发价格便有优惠,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跑山鸡作为野山鸡和土鸡的杂交品种,成活率高,得病率小,肉质较好,许多养鸡户都赶着下订单,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养殖场内85%属于公鸡,公鸡好斗,为了避免打架啄伤,影响外在形象,谢云华又给每一只公鸡配了一副“眼镜”。带上“眼镜”的公鸡不能向前直视,只能左右平视,完全没有打架斗殴,互啄羽毛的情况。每一只待出栏的鸡,毛色有光泽,身姿矫健匀称,颇受销售商和消费者青睐。抛开红花村等本乡境内的需求量不算,岳东、东溪、白驿等邻近乡镇的10-20只不等的散买量也占了很大比重。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占据市场,谢云华建立了养鸡销售平台,扩大宣传,或远或近的进货商、消费者都慕名而来。曾经作为养鸡考察地的安徽,达州、巴中、广安、合肥等地的客商纷纷递出了供货橄榄枝,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仅如此,养鸡场每月的粪便都成了抢手货,700元/吨,每月能卖4吨左右。目前,养鸡场已成功出栏5批,平均每4个月出栏一批,每月都有5000只鸡的进出量,每批成活率达98%以上,年收入已逾10万余元。2016年,谢云华又新建了大棚4个,共建大棚9个,力争全年出栏脱温鸡苗10万余只,成品鸡10万余只。
致富不忘本,脱贫点带面
随着华翔养鸡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响,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夫妻两人已经完全不能应付日常喂养工作,养殖场也为红花村村民提供了大量临时工岗位。据谢云华保守估计,一年平均用工500多人,以后还会聘请几名长期临时工。同时,她还积极带动他人发展规模养殖,返乡创业人员邹明江在她的带动下,拟建大棚2个,目前已经平好地基,建好后从谢云华处引进脱温鸡苗,谢云华提供技术支持,预计年出栏成品鸡2万余只。截至目前,她已带动杨爱华等10户养殖户,年出栏100-500只规模,并免费帮助销售。
压力不屈从,付出有回报。目前,谢云华已在流动、固定资产类投入达150万元,流动资金压力颇大,加上新开辟道路交通多有不便,在发展上仍然面对诸多阻力,但她继续发展养殖业的决心和信心更值得钦佩。“压力虽大,我相信,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会有回报。”这是她对自己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