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任务,而采取虚假方式入账......”近日,四川苍溪县石灶乡纪委在村级财务例行检查时,通报了一起假入账、假列支的典型案例。这一案例真实暴露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短板。
今年是苍溪县脱贫摘帽之年,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退出“一低五有”的重要指标,必须按质按时完成,这既是脱贫所需,也是民生所盼。
“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是一道‘难题’,也是一道‘必答题’。”石灶乡党委书记毛家勇说,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肯定要出问题,上述通报的村就是孤注一掷,在去年仅发展了一项西瓜产业,后期因天旱,导致减产减收。为完成任务,耍起了“小聪明”。
“今年我村集体经济已入账4600元,超额完成任务,仅入股中弘超市固定分红3600元,还有辣椒、猕猴桃等种植业的收入。”石光村村主任曹德贤自信地说,今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全是实打实的,不像过去,入账很艰难。
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石灶乡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取经”,召开“诸葛会议”,集众智,聚合力,形成了“多条腿走路,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不能因噎废食,既要守住传统的种养业,也要盘活村级山坡、林地、堰塘等集体资源,更要创新思路,选准绩优股,采取入股分红等方式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而为村级发展补充“血液”,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为群众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全乡11个村,现已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34个,每个村均有2个以上的发展项目,有效规避了产业单一、市场风险带来的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