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2日,“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系列活动在浙江德清举办。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布“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苍溪猕猴桃再次上榜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地理标志)100强,品牌价值达80.99亿元,位列87。这是苍溪猕猴桃连续5年荣登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单。
品牌建设情况
苍溪红心猕猴桃作为苍溪最具地域特色的地理标志产业,是广元市“三山七绝”之首。40年来,苍溪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产业抓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发展定力,突出抓好产业特色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和品牌化提升“四个关键”,实现从“一株苗”到“十万亩”的涅槃之变。截至目前,全县种植红心猕猴桃39.5万亩,年产鲜果12.6万吨,年综合产值达到60.66亿元,苍溪红心猕猴桃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3%,成为富民强县的“黄金果”和代言苍溪的“金名片”。
一、聚焦“关键重点”,让“星星之火”红遍“万亩园区”。印发《苍溪县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苍溪红心猕猴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立县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五专”工作推进机制,定期会商研判地标产业发展工作。加强猕猴桃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丰富现代种业资源,先后选育出红阳、红华、红美、红昇等红心猕猴桃新品种11个,建成无病毒花粉基地200亩、无病毒接穗基地300亩、收集保存优良资源1600余份,培育猕猴桃杂交个体1.5万个。制定《苍溪县“三大百亿产业”发展奖补办法》,创新“四保四分红”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地标农业产业园23个,村级地标产业示范园576个,以红心猕猴桃为主的小庭院3.8万个。
二、突出“精益求精”,让“无独有偶”变为“独一无二”。印发《苍溪红心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综合体》,修订苍溪红心猕猴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产技术规程,推广粮猕套作、溃疡病防治、生草栽培等新技术,全过程生产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制定《苍溪县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法》《苍溪县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商标管理办法》,成立地理标志产品打假小组,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早摘早采和违规使用地标标识行为,及时查处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地标”所有人和使用者合法权益。积极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建成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因库、全国唯一的县级猕猴桃研究所和猕猴桃国家级区域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3项。引进无人巡检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园区综合机械化率达75%,园区水肥一体化覆盖率达到80%。研发猕猴桃鲜果“二维码”、智慧农业管理ERP系统及移动终端APP,园区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覆盖面达65%。
三、强化“延链补链”,让“奇异之果”走进“千家万户”。坚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两手抓”,在基地和市场配备产地初加工点372个、采后处理中心2个。引进培育广元果王、苍溪圣丰等龙头企业7家,开发猕猴桃果酱、果汁、果酒等精深加工产品58种,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加工物流集群。借势余杭区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机遇,建成全国最大的电商营销中心和首个阿里巴巴“客服县”,开设“京东特产—苍溪馆”,在北京、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建成超市和直销店45个,红心猕猴桃电商销售率达35%以上。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成全国首个红心猕猴桃博览园,打造农旅融合景区11个、特色街区1条、特色小镇3个、特色村落10个,苍溪红心猕猴桃“吃喝游乐”体验式旅游模式全面形成。
四、突显“品牌力量”,让“一颗红心”闪耀“世界舞台”。主动搭建节会平台,高质量承办全国产业扶贫会、全省地理标志精准扶贫会,连续举办9届“苍溪猕猴桃采摘节”、红心猕猴桃国际订货会等系列节会活动,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品牌展示馆。积极参加西博会、广交会等推介活动,苍溪红心猕猴桃远销欧盟等21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红心猕猴桃系列商标54个,2020年纳入“全国首批100家中欧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成功注册广元市第一件马德里国际商标。大力实行“优质优价”发展战略,加大生态有机猕猴桃生产,培育高端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2个,建成猕猴桃有机(转换)认证面积1.2万亩,转换认证果均价达25元/斤,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023中华品牌高标博览会金奖等,苍溪红心猕猴桃品牌价值从17亿元提高到80.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