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里话发展、产业园里谋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文昌镇坚持以“产业兴旺、富民强村”为抓手,大力发展以红心猕猴桃为主的特色产业,涌现出了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致富带头人,勇刚家庭农场业主杨正勇就是其中一位,他参与和见证了苍溪县红心猕猴桃产业发展历程。
杨正勇于2000年建设60余亩猕猴桃园,2014年园区发生溃疡病,2016年更是达到峰值,给他造成极大的损失,但他并没有灰心,轻言放弃,更没有“一刀”毁,而是坚定发展猕猴桃产业信心不动摇。当时,文昌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推广发展苍溪红心猕猴桃产业,知道他的园子情况后,特地邀请市、县猕猴桃行业专家对他进行指导,解决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杨正勇也通过边学边干边摸索,从土地翻整、栽桩搭架、选种育苗、疏果护果等,在2017年实现全县首例通过搭建简易竹架避雨大棚来应对猕猴桃溃疡病,随后每年搭建20亩的面积逐步改成钢架避雨大棚,配套修建水池5个、水肥一体化设施30亩,保障猕猴桃用水。通过一系列科学整治,杨正勇的家庭农场猕猴桃园重新焕发了生机。
杨正勇作为文昌镇红瓦村副主任,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发展红心猕猴桃“保万亩规模、改千家园子、建百户示范”号召,探索生态有机果的发展模式,以“建好一个园子、带动全村产业”为发展目标,努力将猕猴桃产业作为全村打造特色农业、脱贫致富的破题之举。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生态有机果更受大家欢迎,并且价格是普果的2-3倍。为了更好发展生态有机果,杨正勇请教专家,通过使用生态有机肥,实现了产地绿色化和产品优质化,并于2020年10月获得了农业有机转换认证证书。为积极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他积极探索营销路径,以“互联网+红心猕猴桃产业”的销售模式,将“山包包”上的猕猴桃远销杭州、深圳、上海等地,产量供不应求,今年销售量达40余吨,年收入60余万元。
一人致富不算富。杨正勇还带领周边群众一起脱贫奔康,2016年以来,他的家庭农场有效解决周边部分群众就近务工,真正实现了就业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我们年纪大了,出门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从他开始种植猕猴桃以来,我们就在帮他打工,他给我们开的工资也不低,这份收入极大改善了我的家庭生活状况……”村民郑建说道。
为了传承好红心猕猴桃产业,杨正勇也号召儿子返乡发展种植业,父子齐上阵。目前全村猕猴桃产业达510亩,销售量240余吨,年收入300余万元。杨正勇表示,今后将继续发展好产业,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动作用,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