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2月21日,在苍溪县偏远的月山乡琳山镇,柑橘园里早期的爱媛果冻橙早已下树,晚期的春见仍有一些挂在枝头,果园飘荡着柑橘的清香。
在琳山村一组农户张治合的院坝,他乐呵呵地拿出仅剩的一些爱媛果冻橙请记者一行品尝,顿觉果肉柔嫩、甘甜爽口。
“从2018年开始,村里成立合作社,带领大家发展爱媛等晚熟柑橘,我家就种了五六亩,可是前两年爱媛投产的时候,果子太小,根本就不好销,1斤才卖2.9元。”张治合说,“到了去年底,果子变大了,我1斤卖到了6-8元,还不够销了。这多亏了合作社花钱给我们请来了外援的果技员啊!”
原来,琳山村集体5年前决定由村集体带头成立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老百姓一起发展1600亩柑橘产业,以爱媛果冻橙为主打品种,兼种沃柑、春见、明日见。本来,出售柑橘苗的眉山一个家庭农场为合作社派了一名技术员无偿指导生产,合作社也有4名村里的土专家,但到2021年底初挂果时节,却出现了树势不旺、满树小果等现象,果贩们都之称为“小老树”。对此,那名技术员和土专家均束手无策。
“当时,树子都要死不活的了!”琳山村党支部书记梁家学说,“我们把这个情况向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等帮扶单位反映之后,他们为我们推荐了一名中江的技术外援。从去年开始,我们与中江的技术外援和原有的眉山的技术员签订协议,由合作社在经销农资的盈利中拿出8万元作为他们的报酬,就是要把柑橘树管好、见到成效。”
据梁家学介绍,中江的技术员重点管树。他到村里一番指导之后,一是把柑橘园的肥、药降下来了;二是土壤酸化现象降下来了;三是推行了以草养园理念,并教农户们识别了什么是恶性草、什么是良性草,变一年除多次草为一年只除一次草,有意多蓄良性草。柑橘园种的这些草在去年大天旱起到了很大的保湿保墒的作用。此外,眉山的技术员重点于防病治虫。两者扬长补短,最终把技术指导到位。
就这样,树势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去年底,爱媛果冻橙单果重达到了半斤以后,好的果子果园价高达12元/斤,全村收获的180吨爱媛果冻橙在今年元旦前半个月就销售一空,销售额达300多万元。
梁家学说:“我们大批的春见在前几天卖完了,地里采摘价达到6-8元/斤。合作社通过出售柑橘,老百姓可分红0.4元/斤。所以,我们花几万元请外援技术员,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