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苍溪县特色农产品信息网
苍溪县特色农产品信息网
扶贫动态
红色文化耀眼 农特产品夺目
2022-03-07  来源:红色印象  作者:赵鑫  收藏本页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目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山西也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多点发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对于我省而言,不缺少扶贫济困的爱心和力量,缺的是有效可信的平台和参与渠道。本次展销推介会正是兴县政府倾力搭建的农特产品销售及文旅资源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兴县晒出的脱贫攻坚亮眼“成绩单”。
  革命老区兴县作为我省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始终把扶持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推动形成了一批驰名省内外、富有地方文化特色和颇具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品牌,尤其是以兴县小米为核心的小杂粮产业正逐步成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11月9日,首届兴县特色农产品(太原)展销暨文旅推介会开幕,展厅集中展示了兴县特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新成就、新风貌,以及兴县丰富的文旅资源。当日记者走进展销推介会现场观察到,小杂粮、油枣等为代表的70余种兴县区域特色农产品齐聚现场,亮点纷呈引人入胜。

农特产品为耀眼“名角” 小杂粮迸发“大能量”

  11月9日,是今年立冬后的第2天,雨后龙城的气温已经降至零下1摄氏度,寒气逼人,却丝毫没阻挡省城居民赶大集的步伐。
  “大家来尝尝喽,新鲜热乎的蛤蟆含蛋!”“外焦里嫩,葱花点点,香喷喷,黄澄澄的金丝烙饼出锅啦!”“韧劲十足的兴县小吃啦叨叨您吃过吗?快来过过嘴瘾吧!”兴县乡亲一声声吆喝抑扬顿挫,展厅现场一锅锅美食热气腾腾,不知让多少群众迈不动脚步。
  记者观察到,首届兴县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上,各展商门前人头攒动,接踵摩肩,一派火热景象。
  在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展厅里,3个半人高的黑色大缸飘着浓浓醋香,吸引了来自江西的余女士,她兴奋地向记者描述起对山西醋的初感,“最近我在山西旅游,有幸赶上这场展销会。这醋的味道,光闻起来就沁人心脾,山西醋,确非徒有虚名啊!它不尖酸,着色厚重,气味绵长,喝下去会有一股直抵内心的暖流。展台上还摆了许多我从没见过的醋,让我大开眼界,红枣醋饮、手工藜麦醋、清泉口服苦荞醋……我此时的感觉像极了‘清泉醋业’的广告词——最好的遇见总在不经意间。”
  距离“清泉醋业”展厅不远,兴县小米“山花烂漫”品牌的工作人员招呼现场群众品尝刚熬好的小米粥,来自大同的刘大娘告诉记者,“我喝了一杯!小米粥色泽金黄,米粒饱满,口感细柔润滑,暖胃又好喝!售价5元一斤,我准备买10斤,晚上就给家人熬着喝。”山西被誉为“小杂粮王国”,尤其是兴县小米,产自绿色无污染的吕梁深山区,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被中国国家农业部认证为绿色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自上市以来,就不断刷新着销售记录,小杂粮迸发出“大能量”。
  像“山花烂漫”小米,“清泉醋”这样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还有许多,通过不断的展销推广,正逐步获得市场的青睐,绽放异彩,越叫越响,成为耀眼“名角”,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红绿相间跳动血脉音符 捍卫自然肌理

  一种旋律,歌唱震撼心灵的交响乐章,战歌号角;一轮明月,照耀静谧安详的黄土窑洞,魂牵梦萦;一缕情愫,牵动荡气回肠的万里河山,故土英烈。
  兴县,红色的圣地,革命的摇篮,晋绥边区作为华北四大抗日根据地之一,阻敌西进,屏障陕甘,素有“小延安”之称。这里是我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城,拥有独特的红色革命历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北坡旧址、晋绥日报社旧址、碧村遗址、胡家沟明代砖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八”烈士殉难处、晋绥边区政府所属机关及军区机关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距离兴县往西大约7.5千米,就是闻名中外的蔡家崖村,这是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小山村,她以深沉、凝重和辉煌的历史著称于世。这里的山山水水都与共和国有缘,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向人民倾诉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真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蔡家崖村是晋绥边区政府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央领导机关和军委总部东渡黄河,在蔡家崖进行了为期11天的革命活动,毛泽东同志在此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兴县随之成为享誉中外的一片红色热土。”兴县文旅局副局长王永介绍这段历史时,脸上溢出骄傲与自豪。
  红色旅游给蔡家崖村聚集了不少人气。蔡家崖村适时成立了经济合作总社,在村居民人手一股。依靠着红色旅游带来的集体收入,村里带着大伙儿在北山上种植了3万多株经济林木,桃树、杏树、核桃树遍布山头……春天,游人来村里不仅能参观红色景点,还能游览这片黄土地上的百花园。蔡家崖村成了兴县红色旅游的“金字招牌”。当地每年都要走出去举办研讨会、红色旅游节,“红色一条街”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2018年,“蔡家崖号”红色旅游专列开通,更是让兴县成了令人瞩目的旅游胜地。
  王永告诉记者,本届推介会的“红色文化旅游”展区共用了4个板块对兴县进行全方位展示,让参加展览的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认识兴县,从而爱上兴县,并宣传兴县,最终走进兴县。
  交融着昨日的盛景和今日的繁荣,象征生命的绿色也向我们娓娓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旖旎风光。
  兴县境内群山绵亘,山谷空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奇山秀水。
  来自太原市五育中学7年级的学生陈泽涵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家人带我去过黑茶山,印象中,黑茶山山势雄奇峻伟,松柏苍翠,林间百鸟争鸣,怎一个美字了得!那趟旅行,我还了解到了黑茶山历史,是因‘四·八’烈士在此殉难而闻名遐迩。”
  王永表示,近年来兴县的文化旅游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快速发展。全县重点打造晋绥边区首府旅游区和黑茶山旅游景区两个4A级景区,积极开发以“蔡家崖红色文化游、黄河沿线休闲游、黑茶山生态游”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全县“一核两翼”文化旅游产业布局正在逐步形成。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沧桑的历史倾诉着厚重的过往,文明的碰撞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栋古建筑、一条老路、一座古遗址,记录着往日故事,历史,就这样被完整地保存在了这里。当革命老区最后一抹余晖渐渐收起,天幕黯淡下去,兴县被一盏盏璀璨灯火点燃,散发出温馨幸福的气息……

线上线下相结合 经济发展新模式

  9日下午,兴县贺家会乡党委书记刘欣渭向记者介绍道,“贺家会乡位于兴县西南,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镇,总人口9121人,总耕地面积3738公顷。2016年,结合自然资源优势,贺家会乡把中药材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全乡产业大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抓手。”
  今年,兴县政府又提出按照“222+N”的产业增收新思路,通过短、中、长相结合的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变农户个户发展为集体合作经营,在10个行政村新建立了10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种植苦参、柴胡、皂角等中药材140.76公顷,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920.46公顷。“兴县中药材近年来,按照相对集中、重点扶持、适度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原则,通过政府主导、市场推动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中药材产业呈现出高产高效的快速发展趋势。”刘欣渭表示,“中药材产业是我县的新型富民产业,2019年县委、县政府引进山西省医药集团兴县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经济合作总社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订单种植。今年订单面积1843公顷,涉及14个乡镇92个村,21691户农户,其中贫困户7636户,达产达效后预计户均收入可达7600元。”
  未来,兴县将由点及面,继续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产品品牌化和服务加工、销售一体化,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推进兴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柱产业。
  而现在,线下推广农特产品的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兴县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直播”来进行线上推广,已经成为不少企业解决销售问题的一种新手段。
  “大家看,我现在吃的就是兴县玉露香梨,香、脆、甜!想吃的朋友双击点赞哦!”“现在进入直播间的朋友们,欢迎大家亲自来展销会现场品尝兴县特色小吃,金丝烙饼、压头肉、羊杂碎、扁食冒汤……”兴县电商的展位中,陈列着各种兴县特色农产品,小米、红枣、食用油……一应俱全,十多位网络主播正在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这些产品的亮点。
  当日早9时,直播刚开始,就涌入近5千名网友观看。拥有350万粉丝的“山西白雪”是其中一名主播,她告诉记者,从活动开始,她就一直在直播,很多粉丝跟她互动的时候都在问,“山西农特产品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在网上可以买到吗?”网红“山西白雪”每次看到粉丝的询问,都会给予详细的解答,告诉粉丝该如何通过各大兴县电商平台购买。
  “希望通过本次推介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多渠道销售,更好地把兴县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兴县电商中心工作人员如是说。2019年,兴县电商企业与4850余户村民签订订单合同,带动168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吸纳电商从业人员3000余人,预计年底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可达1亿元。
  据了解,兴县是2015年商务部确定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是2019年山西省商务厅和阿里巴巴联合评为的“村播计划示范县”。近年来,兴县县委、县政府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通过网军培训、网络完善、网货开发、网商对接等措施,大力开展电商消费扶贫,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吕梁苍苍,汾水泱泱,兴县厚重的红色文化与丰富的地下宝藏,已深深根植在草木精华的黄土高原腹地。未来,兴县将全力打造“红色兴县”“绿色兴县”“人文兴县”“幸福兴县”的现代全域发展新格局。

热点排行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 © 苍溪县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中心
苍溪县紫云工业园区猕都大道
电话:0839-5266619
蜀ICP备19021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