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广元苍溪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和全国22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省区市代表,先后参观了苍溪扶贫产品加工营销中心、天新红心猕猴桃扶贫产业园等点位。“国字号”会议为何选在苍溪举办?代表们又看出了哪些产业发展门道?一起到现场看看。
作为中国红心猕猴桃之乡,苍溪在这一支柱产业上大做文章。为了提升一颗鲜果的附加值,苍溪利用东西部协作扶贫机遇,打造了扶贫产品加工营销中心,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7家,已开发出果汁、果酒、酵素等精深加工产品36种,这让参会代表们印象深刻。
务部财务司副司长杨杰:“苍溪的猕猴桃,潜力还是很大,因为产业扶贫还是一个长远的事儿,苍溪想了很多办法,立足本地的产品,同时引进了一些东部的一些企业,过来进行深加工,也是东西进行扶贫协作的一种很好的模式。”
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动,另一方面贫困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当地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强农场”,在天新红心猕猴桃扶贫产业园,农场主樊明玉从2014年开始,利用扶贫资金自建农场,依靠政府提供的技术帮扶,现在每年收入有5万多块钱。
苍溪县自强农场主樊明玉:“我们有专业合作社,不愁销路,产量也是可观的,不靠政府,自己奋发图强。”
截至目前,自强农场模式已让全县1.56万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通过建立自强农场增强贫困户信心,依靠产业发展脱贫,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借鉴。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严东权:“苍溪猕猴桃在全国现在有很大的影响力,给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特别是他的自强农场的建设,有效激发了我们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动力,作为我们好的典型在大力推广。”
云南怒江州副州长娜阿塔:“一个猕猴桃在一个县里就种了37.9万亩,推动的力度是非常强的有科技,有示范,有带动。下一步回去以后,把我们在四川学习到的产业发展,一些推动的实际能够带回去,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