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苍溪县特色农产品信息网
苍溪县特色农产品信息网
扶贫动态
【同心脱贫在行动】齐心拧好帮扶绳,助力翻过贫困山——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扶贫工作纪实
2021-12-27  来源:中共广元市委统战部网站  作者:  收藏本页

“九龙山,一线天,妹娃下坡打闪闪。从来只见金凤走,不见乖女回山转。”这是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扶贫工作组组长李奉进第一次登上九龙山时听到的山歌,他看着散落在连绵群山中低矮的土坯房心里有点酸,这是七年前三房村的真实写照。

苍溪县龙王镇三房村是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的定点帮扶村,它位于九龙山北部,海拔1300余米,山高坡陡,地少林密,恶劣的地理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地年轻人口大量流失,留守村庄的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6个村民小组214户644人。2014年,全村识别建卡贫困户39户132人。人均纯收入仅3600多元,全村无一项集体经济产业,没有成规模的户办产业园,村民收入基本靠外出务工及单一的种粮养猪。家中生产生活用水全靠肩挑背磨,更谈不上安全卫生。全村只有一台变压器,用电仅能供日常照明,打米磨面要到专门的加工坊。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泞路,就连生产生活垃圾都无处堆放,全村的环境卫生亟需改善。村委会房屋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卫生室、文化室、文化院坝闻所未闻,移动网络全村无一处覆盖。出行条件更是严重滞后,村组共有道路及部分入户路22.5公里,2014年以前硬化不足3公里,其余都是泥土路,属于典型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三轮车,安全不能保证,偶有汽车进村却常陷入泥坑中寸步难行。

自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的帮扶队员风里雨里,为该村发展殚精竭虑,四处奔波,与全体村民一起筚路蓝缕,攻坚克难,谱写了一曲曲扶贫路上的赞歌。

 

帮扶结下深山情  齐心挖掉贫穷根

 

2020年4月4日,天还未亮,龙王镇三房村二组的侯有元便早早地起床,把房屋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边催促着老伴儿媳杀鸡备菜,一边不时跑到院坝边的石坎上眺望。上午九点多,一辆白色的小汽车终于出现在侯有元的视野中,侯大爷激动地朝屋里喊:“快点!快点!李红来啦!”顷刻间,屋子里两三个人扔下手中活计,一下子全奔到院坝边的石坎上。此时九三社员李红在经历了近2个小时的颠覆刚刚从车上下来,看到穿着一身新衣的侯有元,李红热情地喊:“侯叔,生日快乐!”

“快乐!快乐!李红啊,快上来吃早饭,你古孃给你留了酸菜稀饭,你那么早就开车,肯定又没有吃早饭。快来快来!”

“要得要得,侯叔你太了解我了!”李红爽朗地笑道,早上七点就长途开车,山路崎岖,她怕晕车,从来不敢吃东西,此时早已饥肠辘辘。

接过李红带来的生日蛋糕、保健品等礼物时,侯有元的老伴古永清嗔怪道:“李红啊,你咋又买东西呢,你看你上次来给你侯叔买的新衣服他留着今天专门穿上的呢!太破费了!”

“应该的嘛,侯叔今天80大寿,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古孃,你千万不要介意哈。侯叔,我看你这衣服穿上挺精神的嘛,不像是80岁,倒像是18岁!”李红打趣道。

“18岁,就是18岁!”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侯有元更是满面红光,笑得合不拢嘴……

这仅是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社员帮扶工作中极平常的一幕。自2013年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定点帮扶龙王镇三房村以来,14名帮扶社员深入全村39户贫困户家中,对每家帮扶户的情况了如指掌,谁家多少人,在哪儿做什么,因何原因致贫,家里有谁生病了,今年产业发展怎么样,帮扶队员们心里都门清,每月1次的与贫困户的“三同三进”活动,更是让帮扶队员和贫困户们亲如一家。许多贫困户家中只有留守老人和孩子,帮扶社员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长辈和孩子,孩子上学了帮助落实教育扶贫补助,老人生病了联系医院寻医送药,逢年过节按时探望,平日里嘘寒问暖,贫困户们常常夸道:“帮扶干部们比自己的亲闺女还亲。”

7年寒暑,无论春秋,九三帮扶社员与三房村贫困群众早已结下了深情厚谊,送政策、送温暖、送资金、送项目。特别是相关扶贫政策落实落地,更是让三房老百姓吃了定心丸。贫困群众看病不用愁,免费缴纳医保,报账90%;孩子读书九年义务教育,三免一补,给住宿补助和生活补助,整村没有一名失学儿童,大学录取通知书每年会收好多份……大家伙儿齐心协力在脱贫致富路上一路凯歌。

 

 

精准补上基础课  共同筑就脱贫梦

 

要致富,先修路。2014年,三房村全村22.5公里的村组道路,仅村委会到龙王镇2.8公里进行了硬化,交通状况是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为此,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把交通建设作为该村脱贫的突破口,先后协调争取资金520余万元,硬化了该村所有村组道路,硬化路不但通到了每个贫困户的房前屋后,还惠及到了该村所有农户,实现了户户通上硬化路。三房村四组的黄有才,家住九龙山最高处,每天站在山崖上就能看到河下的龙王场,然而以前道路不通,上山下山全靠步行,往返至少要4个小时,老人一年难得上一次街,家里的核桃、药材烂在仓库里也没机会卖出去。

“现在好了,每年收购药材核桃的商人把车开到家门口,在家就把农产品、山货卖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现在我老汉74岁了,逢集在家门口搭车去街上转一圈,吃一笼肉包子,半个小时就能回来。”谈及这些年家门口的变化,黄老汉感慨万千。

基础设施的改变远不止这些。为了完善村委阵地建设,九三苍溪委员会协调争取资金61万元,村级活动场所全面提升,修建了公共文化室、卫生室、村级活动中心。标准化的卫生室,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的医疗服务;宽敞明亮的村文化室,干净平整的文化院坝,让三房人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原来形同虚设的山坪塘、水库全部标改,修建水渠6.8公里,保障了全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结束了三房人靠天吃饭、十里背水的历史。如今,家家户户自来水进到家,所有田地实现渠坝灌溉全覆盖。各组电力、通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每个组都装上了变压器,不仅满足了日常照明用电,而且家家都能打米磨面;网络的全覆盖更是让村民们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危房全面实施改造,围绕住上“好房子”目标,重点确定好“危改”对象,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3户,C、D级危房改造69户,2019年在对全村土坯房进行了全面摸排后,进行修墙补缝、添砖加瓦,让家家有了安全住房。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加快了三房人脱贫致富的步伐,群众生活习惯也极大改善,垃圾站修建到每组,脏乱差早成为历史,好风气、好习惯全面养成。

 

合力架起产业桥  助力通往幸福路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稳步推进三房村产业发展”一直是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的重要帮扶策略。三房村海拔位置高,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农户有种植核桃的历史。因此,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多次实地调研,做出帮助三房村发展核桃产业这一战略部署。三房人依托退耕还林,建起了600余亩核桃产业园,栽种良种核桃500亩,以核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既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地就业,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良性发展。九三苍溪人还定期邀请林业局专家到村对现有的产果核桃树如何提高产量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协助该村成立“旺龙”核桃专业合作社,免费为该村设计制作核桃销售包装箱。收获季节,通过以购代捐,网络销售方式帮助贫困户及时销售产品,促使增收。

三房村四组的黄有礼至今还记得。2019年11月的一天,九三帮扶梁晓玲、汪爱萍在隔壁邻居黄有才家购买预定的核桃时,得知他家今年的核桃因为秋天错过了统一收购还有200多斤滞留家中的情况后,立即在她俩所在的单位和朋友群中发布核桃销售的信息,三天后家中所有核桃全部售出,高兴得患侏儒症的妻子一晚上没睡着。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根据三房村具体情况,在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多措并举,齐头并进。2015年至今,全村利用集体产业基金、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小额信贷、产业奖补、产业扶持周转金等240余万元,结合三房村实际和产业优势,重点实施一批“短平快”和“以短养长”产业发展项目。修建了1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一座、中药材园70亩,2018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大力扶持发展核桃特色产业、中药材,养殖等三大扶贫产业,实行“大园区带小庭院”的建管模式,做到责任包保到户、技术指导到户,推动39户贫困户每户建1—2亩的特色种养殖经济园。全村种植猕猴桃120亩、核桃800亩。发展生猪养殖10户、山羊养殖3户、生态鱼养殖5户、肉牛养殖2户。养殖生猪400多头,养殖小家禽3000多只,水产养殖20亩,全年贫困户集中养殖肉牛100多头。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为了补上外出务工收入的减少,九三苍溪委还开展了产业补短活动。经过多方联系重庆红辣椒公司,在该村发展了50亩红辣椒产业的订单农业,预计增收30万元,39户贫困户均增收0.7万元,为三房村39户贫困户免费送去良种鸡苗1000只,平均每户近20多只,预计每户增收0.2万元,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贫困户收入不受影响。

 

汗水绘成振兴画  九广合作锦添花

 

2019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天还没有亮,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主委黄中华已经驱车奔赴在前往三房村的路上,临走时妻子还在生气:“好不容易一个周末,星期六你要下乡去灵凤村扶贫,星期天你要去三房村扶贫,你咋不为家里人扶一下贫?我们都一个月没有一起带孩子过周末了!”看着还在熟睡的孩子,黄中华心里一阵内疚,但是今天村委要召开村民大会,开展“建言面对面”活动,他不得不去。简单安抚了几句妻子后,便匆匆向三房村奔去。

和黄中华一样,九三学社14名帮扶责任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单位,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除了党派的扶贫任务,还都分别承担了本单位的扶贫工作,以黄中华为例,除了承担所在单位苍溪县教科局2户贫困户外,作为九三苍溪委主委,他还主动承担了3户帮扶责任。任务之重,其中艰辛,外人难以想象。但他们都克服了工作中种种困难,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所有的帮扶社员几乎都是利用周末假日,奔赴在田间地头,深入贫困户家中,制定产业规划,查看产业发展,解决生活问题,进行思想教育。他们还利用九广合作优势,发挥社员联系广泛、专业技术强的特点,以社会服务、精准脱贫为抓手,乘势而为,主动与九三广元朝天支社对接,引进良种核桃幼苗,引进先进的核桃嫁接、管理技术,使核桃三年成才,五年挂果。从南充农科所引进良种花生、甘薯等作物新品种6个,从甘肃引进黑小麦、黑土豆、优质肉牛等,他们都在三房村落地生根,成为三房人致富奔康路上的金豆豆、银坨坨。

一颗红心向阳开,全力奋斗新时代。九三苍溪社员本着高度的政治共识,践行“与中共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同心同向、同轴共转”的同心思想,以脱贫攻坚为首要工作任务,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殚精竭虑,砥节奉公,为苍溪脱贫攻坚战役贡献了九三苍溪人的一腔热血,激情岁月。

山高水长,千人同心。截至目前,三房村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干群士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底,实现户全部脱贫和整村退贫。近年来,“三房好人”的评选,“建言面对面”活动的开展,更是让所有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感党恩爱祖国的信念早已根植于每一个三房人心中,九三苍溪携手三房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必将书写更加绚烂的新篇章。(中共苍溪县委统战部、九三学社苍溪委员会 供稿)

热点排行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 © 苍溪县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中心
苍溪县紫云工业园区猕都大道
电话:0839-5266619
蜀ICP备19021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