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刘秋凤 罗田怡)九月是扶贫产品开始大量上市的季节,用消费助力扶贫,让扶贫产品变成畅销产品。8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四川省消费扶贫月活动”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从9月1日到9月30日期间开展以“消费扶贫蜀你最行”为主题的消费扶贫活动,通过集中宣传发动,组织各方面的资源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
“活动主要是通过‘三专一平台’来推进。”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开发局局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降初介绍,三专即专柜、专馆、专区,一平台是中国社会扶贫网四川馆平台。
降初说,9月底前,拟在全省机关单位、国企、机场、高校、医院、火车站、社区、写字楼、景区、民企等地方共布放消费扶贫智能专柜1000台,年底前达到1万台,再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实现5万台的扶贫专柜。此外,将在成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四川消费扶贫”的专馆开馆仪式,全省21个市州年底前每个市州至少建设1个专馆。同时,还要规范建设红旗连锁超市、永辉超市、老邻居超市等线下专区,同时,一些比较大的超市和商场也要设立专区。
此外,要做好“三专”及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数据接入中国社会扶贫网四川馆平台。依托“扶贫832”平台,鼓励全省各级预算单位加大扶贫产品采购力度,在广东举办“金秋购物助脱贫四川扶贫产品销售周”暨“扶贫832”四川扶贫产品采购对接会,纵深推进全省消费扶贫行动。
扶贫产品性价比如何?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扶贫产品的价格很实惠,质量把关也很严格。”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佘骥在新闻发布会上举例说,特别是在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等贫困地区,蕴藏着大批优质农产品。扶贫产品大多价格比较实惠,比如盐源苹果、苍溪雪梨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每斤售价大约在4-5元,价格较为亲民,应该说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购买四川扶贫产品的渠道很多。2018年以来,四川全力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开展扶贫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网络、进社区、进机关、进院校、进高速、进高铁、进机场、进餐企等“十进”活动。截至去年底,“四川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已达1.52万个。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在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红旗连锁、沃尔玛等市场、商超的“四川扶贫”产品专区,高速服务区扶贫产品销售专柜,成都东客站扶贫产品直销店,以及双流机场扶贫产品体验店等购买“四川扶贫”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京东、阿里、天虎云商、供销e家的线上专区,通过线上直接采购“四川扶贫”产品。
关于扶贫产品的质量保障问题,佘骥介绍,按照《“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扶贫产品认定办法》《“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我省对“扶贫产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监督管理,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