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苍溪县特色农产品信息网
苍溪县特色农产品信息网
扶贫动态
苍溪:借电商扶贫 助力贫困户搭上致富“快车”
2021-12-14  来源:中国网  作者:周微栋  收藏本页

中国网讯:(向凌峰 阳雪梅)“往年我们要自己到成都、广元、巴中等地去跑销路。今年我们下订单、谈合同都直接在网上跟客户联系,生猪卖了大概500多头,比去年销路好得多。”因为所在的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生猪、土鸡、鸡蛋等网上销售,所以,对于苍溪县彭店乡返乡创业青年、生猪养殖业主闵兵来说,今年是一个收入丰收年。

  而猕猴桃种植户李云也尝到了电商甜头。几年前,他回乡创业发展猕猴桃。可由于信息不畅,他和周围果农们种的猕猴桃虽丰收却卖不了好价钱。后来,在乡政府帮助下,他们瞄准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网店,猕猴桃销售量大增。

  “要不是政府鼓励并帮助我们建立电商渠道,我们都不想再种下去了。今年,我们猕猴桃效益不错,都有客户预定了明年的猕猴桃。”阳光沐浴在修剪枝条的老李脸上,透着灿烂而幸福的神色。

  在彭店乡,受益电商的农户大有所在。在乡邮政所门口,来龙村村民向文直和青柏村贫困户李书云正摆起“龙门阵”。

  向文直说;“我今天是来送腊猪肉和熏鸡的。没想到往年不值钱的冬瓜、南瓜、豌豆、胡豆等,都通过他们给我们卖出去了。”

  “我家的土鸡、土鸡蛋,还有羊子,都是电商工作人员帮助我在网上销售,今年收入在7000元左右。”李书云说。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让农村群众生产的猕猴桃、生猪、土鸡等农副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助力他们实现了增收致富?

  彭店大力建设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乡上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落实专职人员在条件成熟的贫困村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他们通过与“食恋乡”农村电商协商,明确将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为他们销售“土货”提供免费服务。同时,该乡通过短信平台,扶贫政策宣讲等方式,为农民宣传农村电商带来的便利和商机,鼓励和指导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电商”。

  苍溪是典型的农业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雪梨之乡,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2015年全县水果产量达到20万吨,家禽出栏450万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等15种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但是受区位劣势影响,以往,这些优质农产品多数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苍溪县把“互联网+农村电商”作为全面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

  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八条措施》和《电子商务产业扶持实施办法》等指导性文件,设立年均不少于100万元的电商发展促进资金。

  去年底成功创建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县”,获得项目资金100万元;今年5月,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争取到位项目资金2000万元。

  与京东集团成功签订《互联网+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京东全国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示范点,目前已在苍溪开设“京东帮”服务店和京东农村服务中心各1个,开通物流配送线路8条,新建12家乡镇级标准合作店和185个村级合作点,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修建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电商综合服务(含物流配送)站、300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含物流配送)点,并优先建成150个贫困村的电商综合服务点,外销农特产品比占32%。

  此外,针对基层公务人员及群众、电商创业团队及个人、电商转型升级传统企业及专合社等,开展电商基层知识普及培训、电商运营团队培育培训等。

  白驿镇岫云村李君探索“互联网+小农经济”,结合微信、苏宁等平台自建网商商城。成立合作社涵盖35个村、3000贫困户直接参与,总产值达到了800余万元,其成功经验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报道;雍河乡杨敏成立了桃园天麻种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仅2015天麻的种植面积就扩展到500亩,产值突破了300万元,合作社旗下包括精准扶贫户14户,成为广元市创业之星;华朴农业建立销售ERP系统、发展网上商城,与京东、粮食网、探谷、华润万家等13家知名线上电商平台展开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合作,打造“一颗红心”“苍溪红、“华朴金”等9大系列产品,市场触角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

  借助电商精准扶贫有效地把农产品变成商品,让苍溪特色农产品走向县外,走出国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为该县脱贫攻坚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热点排行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 © 苍溪县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中心
苍溪县紫云工业园区猕都大道
电话:0839-5266619
蜀ICP备19021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