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市供销社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152家企业、专合社及家庭农场通过申报使用“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涉及台沃香米、梓香菜籽油、圣迪乐鸡蛋等近200个产品。
这个商标有什么来头呢?就在去年4月,四川省提出建立“四川扶贫”公益品牌,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探索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如何才能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品牌? 前提须满足“四个凡是”:凡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扶贫产品都可申请使用“四川扶贫”公益性标识;凡是有公益性标识的扶贫产品,销售主体都可以推广和销售;凡是推广销售公益性标识扶贫产品的企业,都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凡是有公益性标识的扶贫产品,号召全社会优先购买。
去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商务、供销、农业农村局等在消费扶贫中的主渠道作用,推动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带头参与消费扶贫,直接采购“四川扶贫”产品。同时大力推动“四川扶贫”产品进市场、进餐企、进商超、进高速路、进机场、进机关、进社区、进网络等“八进”行动,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贫困户增收。
今年以来,我市的扶贫标识产品企业累计参加120多次展销展示,累计交易额达到上亿 “下一步,我市将把推进‘八进’行动作为抓手,使更多优质扶贫产品走进市场,进入新近挂牌的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从而打入全国大市场。”市供销社综合业务科科长刘云亮介绍。(绵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记者:王何力 三台融媒体中心 梓潼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