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0月14日电 10月12日,四川省广元市委书记王菲应邀出席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北京联合举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研讨会,并代表广元市委作题为《强化理论武装,创建“三位一体”增收格局助力群众稳定脱贫》的交流发言。
广元属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7个县区均为贫困县,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人口34.5万人,贫困发生率14.6%。
近年来,广元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省委部署,在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支持促进下,始终聚焦稳定增收,积极构建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就业创业为重点、消费带动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增收格局。
截至2019年底,7个县区全部摘帽、73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3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8620元,是2014年的3.4倍,增幅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6倍。今年剩余的639户1573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市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9800元以上,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王菲在交流发言中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重要论述,“三园联动”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乡村产业小而弱、散而乱等问题,积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进县建现代农业产业园107个、村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园2548个、户建增收脱贫自强园7.4万个,以“三园联动”做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带动19.1万人脱贫致富。
三园产业联建
构建广元富硒茶、苍溪红心猕猴桃、朝天核桃、道地中药材、山地蔬菜、油橄榄、生态畜禽水产和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7 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县村户选择适生适宜产业建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480万亩,建成全球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基地、全国最大的黄茶基地,园区年综合产值达120亿元、投产园区亩均产值1.1万元。
三园生产联通
推行一片产业带、一个产业园内统一品种、农资、技术、品牌、销售和分户生产“五统一分”模式,龙头企业(专合社)着重开展生产及产品创新示范、搞好加工营销,贫困户按标生产、照单供货,经营主体分工协同形成产业联盟。
三园技术联用
七大产业集群分别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每个园区建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每个乡镇(村)建一个农技推广站点,2604名农技人员常态开展技术服务。
三园利益联结
创新“四保四分红”利益联结机制,保土地租金、保贫困户就业、保产品订单收购、保生产发展风险,实行生产管理承包超产分红、订单收购返利分红、产品存储增值分红、集体资产收益分红,贫困户年人均产业收入4500元以上。
王菲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重要论述,“四化并举”促进贫困群众更充分更有质量就业。
针对贫困劳动者就业零散无序、技能欠缺、收入偏低等问题,创新“四化并举”促进简单劳务输出向有质量就业转变,18.5万名贫困劳动者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转移就业组织化
市县乡村成立农民工工作专班,在全国设置农民工工作站和流动党员党委80余个,形成党政统筹、多元参与、党建引领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工作格局。实施劳务协作输出、挖掘岗位吸纳、本地企业对接、公益岗位安置“四个一批”行动,截至今年9月底输出农民工96.3万人。
培训提能精准化
把握就业创业变化需求和农民工自身特点,采取包吃、包住、包学会、包就业“四包”办法,建立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集团式输出、跟踪式服务劳务开发培训体系,今年重点培训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家政、电工等紧缺技能6.6万人次。
返乡创业园区化
每个乡镇建设1个以上返乡创业园、每个县区建设5个以上创业示范园,建成全国创业孵化园区1个、省级创新创业园区7个,入驻项目3164个,扶持6000余名贫困劳动者创业,带动1.8万名贫困群众就业。
扶持政策集成化
细化小微企业扶持、土地流转奖补、吸纳就业奖补、人才引进激励等就业创业配套政策,今年及时出台促进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返岗贫困劳动者就业支持政策,2019年以来拨付就业创业资金3.2亿元、惠及9.9万人。
王菲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开展消费扶贫行动”重要论述,“四大体系”促进扶贫产品卖得好卖得俏。
针对扶贫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市场对接能力弱、质量监管难等问题,构建“四大体系”提升消费扶贫质效,今年已销售扶贫产品10.8亿元。
构建产品认证体系
落实“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标准和认定流程,贫困村配备扶贫信息员负责贫困户产品信息收集和认定服务,认定国家扶贫产品2484个、四川扶贫产品1069个,产品认定数全省第一。
构建产品流通体系
建成市级集中代理配送骨干企业27家、县级综合服务中心6个、乡镇中转服务站191个、村级配送服务点716个,畅通小农户到大市场的物流网。
构建产品营销体系
市县乡和中心村建立互联共享电商平台,积极推动扶贫产品进市场超市、进浙江广东,今年已向浙江及东部地区销售2.4亿元,832平台销售0.6亿元、销售额全省第一。
构建质量监管体系
入驻国家、省级追溯平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151家,全覆盖开展专项整治、飞行检查、产品检测,例行监测合格率98%以上。(蒲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