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青婧 韩静 谭丁山)近日,走进苍溪县浙水乡四坪村集体产业园,早熟梨坠满了低矮的梨树枝头,或黄灿灿或青油油,个头匀称,外表光滑,十分诱人。再过一周左右,这些早熟梨就要上市了,工人们正在为挂果期的梨树做最后的养护。
这块丰收在望的产业园,是四坪村兴建的集体经济产业园,流转村民的土地420余亩,以发展苍溪黄金梨为主,去年已有100亩实现投产20多万元。
“园子是从2016年冬天开始栽种的,通过三年的努力,见了实效。初投产那年梨树才拇指壮,就卖了几万,去年水果卖了20多万。今年第三年挂果,长势这么好,七八十吨果子稳产了。”四坪村集体产业园管理员何进财说,这些梨树可是大家的宝贝,集体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也给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好的就业平台,尤其是脱贫户尝到了甜头。
“在集体经济梨园里干活60元一天,一年要干200多个工,收入一万多块钱。”四坪村四组脱贫户韩文会正在管护梨树,对这个让她增收的产业园她有深厚感情。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看见效益的老百姓们也纷纷发展产业,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增收致富。
浙水乡大湾村五组花泽会告诉记者:“闲时在集体经济园务工,农忙时就干自己田地的活儿,家里养了猪、鸡、鸭,又栽了两亩梨子树,一年收入真的不错。”
据悉,苍溪县浙水乡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苍溪梨、藤椒、中药材等种植业和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针对梨树投产慢前几年没收益的问题,大力推行以“梨树+大豆”“梨树+花生”为主的套种模式,让老百姓的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乡套种规模达2500余亩,预计收益200余万元,有效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取得了立竿见影、持续稳定的脱贫成果。
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也带回了心怀乡愁的游子。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2018年返乡创业者王宏看准了生猪养殖的大好市场,在浙水乡寨子村流转土地搞起了年出栏上千头规模的家庭农场——宏盛养殖家庭农场。
“2018年新建2019年投产,效益可观,所以今年我们又建了一栋圈,两栋圈投产过后全年可出栏4000头,预计收入100多万。”宏盛养殖家庭农场管理员王德华自信的计算着收入。
发展产业是高成效、快速度防止返贫的最佳脱贫方式。近年来,浙水乡紧紧围绕苍溪县委县政府打造环嘉陵江特色产业融合示范带的总体部署,结合各村地理条件,依托原有产业基础,打造种养循环产业,引导老百姓实现脱贫致富。
“苍溪梨2500亩、中药材2000亩、藤椒1200亩、猕猴桃1000亩,柑橘200亩,建成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温氏托养场4个,2000头以上的生猪温氏托养场3个。”浙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李文夫对全乡产业如数家珍,“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环亭子湖农旅融合产业带的建设,再集中连片发展苍溪梨1500亩,实现全域产业为全乡群众增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