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扶贫工程。坚持“特教有校”与“普教有特”理念,推进融合教育,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建立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生活费补助制度,每人每月补助50元;加大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考入高等院校资助力度,改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2)就业扶贫工程。对接用人单位,按照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输出一批盲人按摩、竹编、剪纸、广告设计专业人员;支持各类经济组织、个体户安置300名残疾人就业,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吸纳1000名残疾人务工。
(3)康复扶贫工程。新建城乡康复站15个,转介脑瘫、听力、自闭症儿童到医疗机构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加大手术费、康复训练费和辅具适配费救助力度;推动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建立辅助器具电子展示平台,普及辅具适配知识,提供服务适配服务。
(4)产业扶贫工程。建设一个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十处特色种养殖园,孵化百家残疾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千户残疾人就业创业。
(5)民生兜底工程。推动95%以上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刚性落实“三项补贴”制度,代缴重度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加强因重大疾病、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等原因造成残疾人家庭临时生活困难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