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孜州色达县牢固树立“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稳定一方” 的就业理念,始终坚持把精准推进就业扶贫、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全面实现就业促脱贫、就业促稳定、就业促和谐,为全县脱贫攻坚大局加油助力。
(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
以就业增收战略为载体,统筹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是全面统筹部署,将就业扶贫提升为县级战略。色达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在甘孜州“六大战略”的基础上,结合色达县情实际,增加了 “就业增收”战略,形成与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城乡提升、产业富民、生态文明、依法治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七大战略”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全面统筹协调,形成就业扶贫最大合力。根据就业增收战略需要,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各乡镇和相关县级部门为成员的就业增收战略领导小组。色达县各乡镇分别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完善由乡镇“一把手”主抓、分管协助、工作人员具体经办、“第一书记”
(创业培训现场)
和驻村干部落实、村“两委”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就业扶贫工作体系。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就业扶贫工作、检查就业扶贫任务推进情况、听取就业扶贫工作汇报。三是全面统筹整合,就业扶贫资金使用科学有效。为科学、合理、有效管理使用各类就业扶贫专项资金,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色达县2019年就业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分配方案》,明确资金使用方向、使用要求,力求用好、用活每一笔就业扶贫专项资金。今年,色达县到位各类就业扶贫专项资金1147余万元,目前已拨付750万元,占资金总额的65. 4%。
(缝纫培训现场)
以深入基层调研为抓手,分析解决就业扶贫问题。一是摸清家底,形成调研报告。近年来,每年年初由县就业增收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联合扶贫、林草、水利、交通、住建、文旅等部门,组成就业扶贫工作摸底调研小组,深入全县各乡镇选择部分行政村和贫困户走访调研,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和就业需求,查找就业扶贫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困难,形成《色达县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为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二是找准问题,制定工作方案。根据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认真思考、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病因,针对性开出“药方”,制定并出台了《色达县就业扶贫工作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形成了《色达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劳务转移工作方案》《色达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公益岗位开发方案》《色达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提升方案》,确保真正做到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以提高就业收入为目标,抓实就业扶贫各项工作。受民族宗教、生活习惯及技能水平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贫困群众不愿外出务工,“等靠要”思想严重。对此,色达县创新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农牧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金马众创空间产品展销区开业庆典现场)
抓实贫困群众转移就业。一是人社部门与全县扶贫工程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施工企业签订《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短期务工合作协议》,在各类政府性投资项目工程中,适当安置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参加短期务工。2016年以来,实现2859名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累计务工收入83.9万元,年人均增收2900余元。二是主动加强与成都市温江区、广州市等对口帮扶地区对接交流,强化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积极利用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将有文化、懂技术、愿外出的待业青年送到省内地实现稳定就业。今年成功实现对外输出23人稳定就业。三是整合劳动力资源,成立造林合作社。利用绿化造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积极组织550名贫困劳动力参与植树、种草项目,共计增加务工收入90万元,人均增收1636元。
(村级环卫工正在清理垃圾)
抓实公益性岗位开发。按照当年退出贫困村开发公益岗位不低于5个的标准,统筹住建、交通、林草、农牧、水利、文旅等部门,陆续开发了乡村环卫工、道路养护员、生态护林员、文化员等公益岗位3500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500人,年人均补贴6千元,有效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抓实技能提升培训。一是全面推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建立完善培训需求、培训任务、培训人员“三个清单”,制定并出台了《色达县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项目和序时进度。二是釆取“扶贫专班”“送培训下乡”、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举办中式烹饪、摩托车维修、民族服装制作、民居接待等各类实用技能提升培训165期,参训人数达5538人。三是举办僧尼就业技能培训。为提升清退安置僧尼的就业能力,更好融入社会,积极动员80名劝退僧尼参加电工技能、电子商务等培训,取得良好成效,为巩固整治成果贡献了就业力量。四是开展16 — 18周岁辍学未成年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对全县195名16— 18周岁辍学未成年劳动力举办为期3-6个月的中式烹饪、民居接待、缝纫技能、摩托车维修等实用技能培训。
(控辍保学开班仪式现场)
以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打造优质就业创业平台。一是搭建就业创业孵化平台。在与成都纺专等对口支援单位的通力合作下,2017年建立了全县首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金马众创空间”,并依托“金马众创空间”深化创业指导服务,组织 “牛羊绒编织”“格萨尔彩绘石刻”2个创业项目参加“创响甘孜”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二是打造双创成果展销中心。为宣传推介各类成果产品,提高各类产品的知名度和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品牌管理,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双创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建立品牌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帮助企业及农牧民持续增收。截止目前,已有20家企业和合作社入驻,销售额达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