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盐边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两不愁三保障”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各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把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贯穿脱贫攻坚始终,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突出抓好凉山自迁贫困户脱贫和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任务,创推“五步真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既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聚焦凉山自迁下狠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凉山自迁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政治任务、“硬骨头”来抓,认真制定“一户一策”实施方案,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兑现人均900元产业发展补助金和户均5000元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积极发展种养殖业,积极组织外出务工。投入资金5103.22万元,实施248户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和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网络等项目建设,改善凉山自迁贫困户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截止目前,248户1230名凉山自迁贫困人口均达到3750元脱贫标准,实现了有教育保障,无适龄儿童辍学;均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或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县域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均控制在10%以内;均实现了住房户户安全,有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和广播电视,圆满完成了凉山自迁贫困户脱贫任务。
聚焦成果巩固出实招。坚持脱贫质量导向,保持帮扶政策不变、帮扶标准不降、帮扶力度不减,持续抓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产业提升、就业拓展,继续实施住房、教育、医疗、低保兜底等扶贫政策,切实加大生态扶贫、社会扶贫和精神扶贫力度,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紧紧围绕35个贫困村3534户16032名贫困户成果巩固任务,投入资金3948.25万元,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072人次,培育贫困村技术带头人和土专家200人,规范培育打造6家专业合作社,嫁接核桃7632.9亩,巩固提升种植业41747亩,特色养殖业27050头(只、羽),适时扩大再生产、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产品质量。投入资金326.64万元,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574人,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00人。投入资金4287.84万元,继续加大贫困地区交通、水利、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截止目前,已脱贫的3534户16032名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3750元,实现收入稳定增长;教育医疗均得到持续保障,无因病、因残导致返贫,无因灾导致住房损毁、无生活用电、安全饮水、广播电视等情况。已退出的3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人均6元以上,未发现因灾导致村道、村文化室、卫生室、通信网络损毁等情况。
聚焦项目建设动真招。围绕目标任务,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道路、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全方位、多角度整合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积极发动贫困群众投工投劳,让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权、监督权、受益权,积极参与项目管理、建设和后期维护,全面提升项目质量。全年共投入资金21705.5346万元,实施10大类40项297个项目。截止目前,竣工241个,竣工率达81%,资金拨付率达82.5%,预计2019年12月完成所有项目建设任务,资金拨付率预计达95%以上。对2017-2019年扶贫领域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项目1292个,涉及资金87589.3606万元,录入率达100%。完成2016-2019年项目库录入工作,2020年项目库录入按预期效果有力有序组织推进。
聚焦排查整改亮新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作为高质量打赢收官阶段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工程,深入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共排查问题1756项,其中贫困户问题864项,非贫困户问题892项。对排查出的问题,逐级逐层制定问题整改方案,逐条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聚合各级人力、财力、物力,扎实开展问题整改工作。截止目前,贫困户864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完成率达100%;特殊困难户892项问题,已整改512项,完成率达57.4%,全面补齐了“两不愁三保障”弱项和短板,夯实了脱贫根基,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聚焦常规工作用苦招。对2016-2019年上级反馈的脱贫攻坚问题68项,认真开展查漏补缺,完善整改。目前除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土墙房改造等3项问题作为长期整改对象外,其余全部整改完成。认真落实小额信贷政策,全县累积贷款贫困户2673户,累计贷款金额8004.6万元,正按正常程序开展还款工作,确保逾期还贷。严格按照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返贫风险的标准确定监测户;结合大排查结果和信息数据采集,按照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存在致贫风险的标准,逐乡逐村逐户开展边缘户摸底调查,全县确定边缘户392户,确定脱贫监测户35户。持续开展跟踪扶持。认真开展动态调整、数据采集工作,集中开展业务培训2次,集中核实修改数据1次,创新开展乡镇与乡镇交叉核实1次,数据质量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