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蜿蜒伸展,连通千家万户;小洋楼鳞次栉比,点缀山野田间;大小水管相互交错,流淌着幸福的源泉;大园区小庭院星罗棋布,承载着群众增收的希望;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明乡风扑面来......
立冬后的11月中旬,走进四川省苍溪县石灶乡尹河村,一幅美丽新农村的画卷呈现在眼前:曾经的泥巴路已成为历史,土坯房难觅踪影,荒草地变成了“致富园”,如今的家乡成为了“金窝窝”,外出多年的五组村民郑永兴如此感慨。探寻乡村变形的背后正是该乡5年来减贫成效的生动体现。
交通扶贫硬化道路近7公里,土地整治硬化作业道3公里——去年,县扶贫开发局和石灶乡联合发力,为尹河村争取道路硬化指标近10公里,一举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交通状况。“正是因为道路的硬化,我去年修房节省转运费就达4000多元。”石灶乡尹河村六组非贫困户尹仕兴高兴地说,脱贫攻坚的好政策不仅让贫困户受益,也让我们非贫困户得到了好处。
“徐思俊的C级维修加固终于动工了。”尹河村驻村工作队员赵书漳历经半年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将全村最后一户住危房的硬骨头啃了下来。今年初,尹河村启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该户正好位于图斑上,县扶贫开发局驻村工作队抓住政策有利契机,想通过项目补助一举改变徐思俊的土坯危房,那知本人不愿易地搬迁,工作队员数次上门都吃了“闭门羹”,导致事与愿违;后考虑徐思俊的年岁较大、故土难离、不想操心的客观原因,又把他纳入C级维修加固,但本人却嫌补助资金过低,赵书漳又从扶贫政策、安全角度、感情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思想疏导。经过多次的反复做工作,目前该户已完成了危险部位的加固工作,正在对加固部位进行粉水作业,预计一周内将全面完工。
“那次的通报确实戳到了我的痛处,过后我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整改。”尹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毕仕银谈到一月前乡纪委关于他家环境卫生差的督查通报时深有感触地说。如今,走进毕仕银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屋里屋外摆放有序,面貌焕然一新。“高质量脱贫的内涵不仅仅是物质经济上的脱贫,更是素质修养上的脱贫。”乡纪委书记李薇说,我们纪检监察部门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实际,围绕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目标,除对扶贫项目、干部作风进行监督外,也对群众的教育进行引导,环境卫生进行督查。
“发生如此改变的又岂止一个尹河村?”石灶乡党委书记毛家勇指出,150多名帮扶干部,1800多个日夜的尽锐出战、接续奋斗,演绎了一场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欢天喜地的脱贫攻坚历程,全乡11个村的面貌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群众满意、社会认可。
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石灶乡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3亿元,硬化农村道路65公里,实现通村硬化率100%,通组硬化率85%;维修改造土坯房、危房1256套;新建集中供水站15处,安全饮水覆盖率达94%;建100亩以上的规模特色产业园17个,发展户办小庭院2012个。(张俊)